蛙泳作为四大泳姿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游泳爱好者们热衷的项目。那么,如何才能练成专业级别的蛙泳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蛙泳技术的六个关键点。
保持流线型姿势提高划水效率和减小阻力是提高蛙泳成绩的关键。在游进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身体及部分流线型姿势,即“直、平、尖、紧”。目前大多数蛙泳运动员采用“波浪式”技术,其特征为“追逐波浪”,尽量将肩部耸起靠近耳朵,身体向前上方拉起进入前仆动作,尽量将髋关节的上下浮动降到最小,使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始终尽量保持在一个水平位置上,并且维持身体及各部分的流线型姿势,确保在行进中的身体位置以减少阻力。
高肘宽划水现代优秀蛙泳运动员的外划多采用高肘宽划水技术。宽划水目的是为了加长划水路线,因为划手阶段能够产生相当大的推进力;高肘动作则是利用“把手”原理保证加速完成内划及内划效果。
晚收腿的配合时机传统配合时机是向内划时腿已开始屈膝收腿。但北岛、罗雪娟等顶尖选手都是臂开始前伸时才开始屈膝收腿臂腿配合时机明显地比传统技术晚一拍。这一配合时机更有利于运动员在划水时保持身体下肢部分姿势的流线型,以及在蹬腿期间,使手臂和身体上半部处于高平直的流线型姿势,减少收腿阻力和增加蹬腿推进力。
快速转踝脚踝的快速转踝技术作为蹬水和滑行获得动能的催化剂,是蛙泳成功的重要因素。过去在收蹬腿动作转换间总会出现一个较短时间的“停顿”现象,而现在采用快速转踝技术,使动作更加连贯。当蛙泳运动员将腿向身体收拢时,脚踝屈约90°准备向外蹬出;运动员用力蹬腿,伸直膝关节;就在蹬腿动作即将完成之前,运动员脚踝快速转动,在快速转动脚踝之后,速度就达到最大值,提高了接下来滑行阶段的初速度,同时避免了收蹬腿之间的短时“停顿”现象,更好的保证了动作的连贯性和速度的匀速性。
注重滑行技术要想获得更快的速度,滑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蛙泳腿部蹬水即将结束时,快速转踝技术使身体获得更多推进力,然后不要立刻开始分手外划,而是在保持好身体流线型的基础上,利用蹬腿获得的推进力利用惯性继续前行,从避免消耗过多的体能、保持体力的角度来提高速度。
注重核心力量只要使脊柱维持理想的姿势,也就是让每个脊椎之间保持在一个正中或适当的位置,那么关节之间以及周围组织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就会减少很多,游泳肩部的损伤和自然的背痛或导致未来某些慢性运动损伤病变的机会也会明显减低。近年来核心力量在游泳项目上受到普遍的关注。核心力量主要有3点:一是发力来自臀部;二是力通过全身的协调工作进行传递;三是要在用力时保持身体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使力量传递到手臂。蛙泳是一种以身体横轴为运动基础的泳式,是以脊柱的伸曲、划手和蹬腿产生前进的动力。蛙泳的蹬夹水动作,过去往往只注重腿部动作的蹬夹用力,而现在强调核心力量的运用,即运用躯干、腰背部以及腿部协调发力的鞭水动作。
蛙泳技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众多的技术形式与风格,但“无限增进游速”将始终作为指导方向,不断的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更新与完善。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同一种技术对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效果将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术分析与改进时,符合基本动作原理的前提下强调个性化因素。
大家在练习蛙泳时,不妨尝试以上这六个关键点,相信会对你的蛙泳技术提升有所帮助。你发现没,其实这些技术要点并不难掌握,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和不断改进。你知道吗?许多顶尖选手也是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些细节,最终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