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拉登创建一个名叫“服务营”的组织,招募阿拉伯志愿者帮助阿富汗难民以及和苏联部队打仗的人。在拉登的策划下,1988年“服务营”摇身一变成为臭名昭著,被世人广为诟病的“基地”组织。
在阿富汗的10年,让拉登亲身“实践”了战争,并加深了拉登对“西方世界是霸权主义”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阿富汗与塔利班初步结识,并发现彼此“情投意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无奈撤军,这让拉登一度觉得敌人已经消失,但回国没有多久,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了,又让拉登很快就陷入到了这场思想的漩涡之中。拉登向沙特王室请战,提出用“基地”组织来保护国家的建议,但却被沙特王室的一口拒绝。而沙特政府同意美军在沙特设立军事基地。这一做法让拉登十分不满。
拉登曾给沙特国王写过一封“愤怒信”,指责沙特背叛了伊斯兰教义,让美国和西方人在沙特建立军事基地,犹如“引狗入寨”。可以说是拉登反美的开始。海湾战争对拉登的刺激很大。他认为自己代表的是贫穷和正义的穆斯林,凡是欢迎美军进驻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经被异化,是美国的帮凶。
沙特政府对拉登的行为无法容忍,愤怒之余取消了拉登的国籍,拉登只能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及从阿富汗带来的“兄弟们”,到北非国家苏丹、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流亡”。这些人最终都成了“基地”组织的骨干分子。1996年,拉登被迫来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时的拉登梦想和野心膨胀。他不再在乎沙特政权,而在意的是在整个中东、北非的阿拉伯地区,企图实现14、15世纪那样的阿拉伯帝国的复兴。为此在他看来,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首先打败美国,这个最大的“最大恶魔”。拉登认为,美国是继苏联之后,阿拉伯世界最危险的敌人。所以在2001年,用最毒辣手段,对美国本土成功实施“9·11”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依然决然出兵阿富汗,不铲除拉登誓不罢休。
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