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或许得从粤语的起源开始说起。
粤语最早来自上古汉语,由秦朝军队南下带来,之后岭南地区大约有近百年的南越国封关自守时期,而中原地区则进入汉朝时期,汉武帝时南越国被灭,三国时期孙吴统治岭南交州,这些历史大事件都影响了古粤语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战乱时,中原的汉族开始第一次大规模举族南迁,大量的北方汉人来到两广地区,古粤语和中原汉语混合,终于形成了粤语的基本框架。
唐末到南宋灭亡,更多的中原汉人进入岭南,但此时粤语已经成熟,这个时期北方汉人带来的中古汉语影响毕竟有限,这也正是粤语和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发音区别较大的原因。
元朝以后,南方的各种方言都基本稳定下来,包括粤语,也就是说,今日大家听到的粤语、潮州话、客家话和元朝时期变化并不大。
从以上粤语的演变过程,我们大致可以理解成粤语更接近上古汉语,保留了上古汉语的很多发音习惯,其中最典型的某过于九声六调的发音特点,粤语是目前唯一有九个声调的汉语方言,比保留中古发音习惯的潮州话还多了一个“中入”的声调。
展开全文
和很多南方方言一样,粤语保留了入声,这是和普通话最大的区别,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没有入声,这也是普通话人群学习粤语等南方方言最大的障碍。声调的丰富其实更适合于唱歌,道理很简单,四个声调很难对应古乐的五音,更对不上现代音乐的七音,所以经常要通过变调来适应歌曲,这一点,从流行歌曲就可以听出。
近些年网络上对粤语和普通话孰优孰劣的问题吵得很厉害,而事实上,粤语和普通话竞争的关系也确实存在,传统粤语区的孩子们,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都会说流利的普通话,但很多人却不会说粤语,粤语人群有下降的趋势。
不过,粤语和普通话都属于汉语,都使用汉字,字义的理解不存在差异,通过汉字作为纽带是能让粤语和普通话长期共存的。
相比起来,六甲番人更认为英语才是汉语的生死敌人,不论从发音、书写还是语言思维习惯,两者都完全不一样,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国内英语被过度热炒了,英语是高考必考科目,很多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英语,要知道,这个年纪,母语汉语,都还没打好基础呢。
以上关于粤语带来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